人生处处皆烦恼! 成绩不好,被父母责骂,烦恼! 为了好成绩,不得不放弃玩耍的时间,烦恼! 没人在意我,觉得孤单,烦恼! 有人关心我,为什么老是干涉我,烦恼! 我想去旅游,有时间却没有钱,烦恼! 有了钱却没有时间,烦恼…… 人生难得开口笑。庄子借盗跖之口说:“上寿一百,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一生之中除了生病、忧患之外,一个月里头能够开口笑的不过四、五天而己。” 佛家说的更直接,人生有七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指与冤家、仇人避不开之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指欲望求之不得之苦)。 面对无处不在的烦恼与愁苦,我们该如何自处? 1 学会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高矮胖瘦,容颜如何,父母所生,没得选择,一定要接受。 人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所能遇到的人,不能选择时代,也不能选择生活的大环境,而对任何的不如意,任何的烦恼,必须接受。 你不接受的话,自暴自弃,自怨自艾,于事无补,反而给自己添堵;甚至可能遮蔽自己的双眼,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天赋的潜能。 2 两个青年在同一个老板手下做事,这个老板以严苛闻名,两个人都受不了了,跑去问禅师,该怎么办?禅师说:“不过一碗饭。” 一个青年大悟,不过一碗饭,何必受这个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于是果断辞职,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不久之后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干得风声水起。 另一个青年也大悟,不过一碗饭,何必与老板计较。 于是好象换了一个人,不再生老板的闲气,一心一意投入工作,不久之后,老板也提拔他到了一个重要的岗位。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选择,结果都不错,两个青年很疑惑,一起去请教禅师。禅师说:“不过一念间。” 烦恼即菩提,以正念来看烦恼,烦恼可转化为菩提,以邪念来看菩提,菩提也可转化为烦恼。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正邪两不用,清净自有余。”持正去邪,烦恼即是菩提,正邪两相忘,便得清净心。 3 如果透视烦恼的根源,背后不过是一个“我”字。 欲望一直存在着,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却没有黏着。 如果你不去反制你的心,那么就只顺从情绪了。 放下欲望的我,出现的就是那个真正的“我”。 放下名利的执着、自我的执着,与烦恼保持和谐,它就不能够伤害真正的那个“我”。 4 越是慈悲,福报就越大 放下不是放弃,而是担起。 一个禅师渡河,一个和尚卖弄神通,赤脚在河上行走。 禅师说:“不过是一个自了汉。”和尚一听,从河上跌到水里面,觉悟了。 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自个儿解脱,如果是为了求神通,显示个人的能力,或者满足于个人的解脱,成不了佛。 地藏菩萨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不空,我不成佛。” 一个人之所以烦恼,根本原因是格局不够,境界不够。 放下的是执着,担起的是慈悲。慈悲,用世俗的话来说,就是同情和爱。 没有烦恼,何须觉悟!以慈悲的心,穿透烦恼的迷障,人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