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湿邪”,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常被称为“万病之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疾病也都与湿邪密切相关。 而对于最近大家的热议话题“新冠病毒感染”,也与湿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治医师李修洋在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夹湿的属性,是中医界的共识。 李修洋谈到,平时注重祛除体内的湿气,改善身体内环境,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后体内湿气的加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祛湿呢? 其实,湿气的来源一般有外感和内生两种,南方多以外湿为主,北方以内湿为主。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住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引起。 内湿是指湿从体内生发,多由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湿停聚引起。 想要避免湿气扰人,除了要远离潮湿环境,更重要的就是要祛除内湿。
01饮食不当 经常食用油腻、过咸、过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造成肠胃闷胀,从而酿生痰湿。 而过食生冷食物或凉性蔬果同样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之邪困阻脾胃。 02饮酒过多 酒精是加重“湿邪”的重要原因,从中医上讲,酒助湿邪,因此尽量要少喝酒,更不能借酒浇愁。 03体质因素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九种,其中湿热质和痰湿质都与湿气相关,属于这两种体质的人,体内更易产生湿气。 自辨体质歌诀 【痰湿质】 满面油光大肚汉,胸闷腹胀身不舒。 稍动易汗眼睑肿,痰多口黏咽中堵。 【湿热质】 油光满面生痤疮,口苦口臭小便黄。 大便黏滞解不尽, 阴部潮湿白带黄。 04不爱运动 《临证指南医案》提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有上升的特性。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05压力过大 长期过度的压力,易导致肠胃的消化功能受阻,从而导致水分代谢失调,造成体内湿气严重。
01清淡饮食 内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摄取的营养物太多,难以消化,化为湿气;或者食用生冷食物,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 建议大家适当减少酒、肥甘厚味、甜食、油炸食品等食物摄入;少吃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 另外也不要过饥过饱、暴饮暴食,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02健脾祛湿 内湿主要是因为脾胃运化功能不佳导致的,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化湿的食材,有助于提升脾胃功能。 常见的健脾食(药)材有很多,如薏苡仁、茯苓、山药、莲子、赤小豆、陈皮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中,茯苓性质平和,一年四季皆可使用。 在此,为大家推荐一道经典祛湿药膳——四君子汤 材料:党参20g,白术20g,茯苓20g,炙甘草10克,瘦肉200g。 做法:先将瘦肉焯水,将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熬1小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祛湿。 适合人群:脾虚湿阻所导致的头身困重,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舌淡苔白等症状。 用法:可作日常调养使用,每周食用2次左右即可。 03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宣发脾气,加快胃肠蠕动,加快新陈代谢,通过出汗加快湿气排出。 04穴位保健 丰隆穴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曲池穴 位置: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泻大肠湿热,适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