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天,绍昆(娄绍昆,温州名中医,经方学家)的外孙,二岁,反复外感发热。开始时,曾用中药治愈,后来不小心又受凉了,体温一度上升至40℃,整夜啼哭不止,绍昆女儿把孩子抱到医院去看急诊。绍昆回家才知道此事,打电话给女儿。女儿说,医生肺部听诊无囉音,但因扁桃体红肿,认为是急性感染,需要验血,但下午四时才能取得结果,现在己在输液,用的药物是青霉素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一种皮质类固醇)。 傍晚,孩子输完液回家,从医院取回的验血单显示:白血球30.40ⅹ103/L,高得惊人,但幸好没有发现幼稚细胞(分化不成熟的细胞,代表人体内产生的白血球比实际需要的要多),可以排除白血病。验血单中,中性27%、淋巴73%,中性球不高,说明这不一定是细菌感染。把病史、现症状、血常规情况综合起来考虑,可能是病毒感染所形成的类白血病。初诊:高热、目闭神萎、但欲寐状、哀哭不歇、眼睑浮肿、咽红肿、鼻涕清、上气喘急、痰多、纳呆(胃纳呆滞、食欲欠缺)、口渴喜饮、水入即吐、口气臭秽、小便黄短、下利日十余次水样便、舌红苔白、脉数。绍昆认为病属外感春温,「六经」辨证,病势已从太阳病波及到阳明、太阴、少阴。 处方: 藿香10克(解太阳之表邪) 寒水石10克、青黛3克(清阳明肺热,利尿) 地骨皮10克(泻阳明肺热,化痰) 草果5克(去太阴寒湿) 天竺黄10 克(配合青黛清泄阳明,治少阴嗜睡) 四月一日下午四时,体温38.7℃,神疲稍减,不恶风、口中仍臭秽、腹泻稍好转、眠不安、纳呆稍好、有汗、咳稍减、痰仍多、腹中雷鸣、脉数、小便淡黄、口腔出现鹅口疮。 中药守原方,为顾及太阴少阴,用肉桂粉加醋敷脐眼(温脾止泻、引火归元)。 以西瓜霜喷剂外喷鹅口疮。 医生看了验血单,发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机体受感染或损伤时时,血液中急剧上升的急性蛋白)47.00 ;白血球30.40ⅹ103/L。其中,中性24%、淋巴70%、单核6%。 初步诊断为败血症,要求马上住院。小便常规化验基本正常。西药用法与第一天相同。 四月二日,再次验血,医生看了验血单:C反应蛋白16.00,白血球31.70ⅹ10/L;其中,中性30 %、淋巴68%、单核2% 。再次要求马上住院。 初诊:喉中痰鸣减少,呼吸稍顺,便溏日六次、体温37℃,精神稍安。 处方:青黛3克、寒水石10克、草果5克、天竺黄10克、竹茹5克、银杏10克;另以肉桂、醋,外敷脐眼。 西药:达力新(Cefuroxime Sodium,广谱抗生素)输液。 四月三日,体温:上午37.5℃,下午37℃;精神恢复,喜欢活动,啼哭甚少,大便仍溏六次,尿清、稍能进食、眠安、口臭减。 处方: 青黛3克、寒水石10克、草果5克、神曲5克、银杏10克、百合10克; 外加肉桂粉、醋,外敷脐眼。 西药用法与四月二日相同。 四月四日,体温37℃,呼吸平稳,眠安、精神佳、痰咳减少、大便趋稠日四次、尿清,处方守上法。西药同上。 四月五日,停用西药。 中药守上方再服三天。四月七日血检:白血球13.9ⅹ103/L;其中:中性10%、淋巴86%、酸性2%、单核2%。口疮好转,大便软,日二至三次。 孩子逐渐恢复健康,除大便稍软外,嬉笑滚爬如旧,予以〈参苓白朮散〉调理。 案例中,微生物感染的前驱期,引发了非特异性急性发热,中医认为这是最佳的治病时期,然而西医没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等待特异性发热出现后,即某脏器发生实质性的炎症时,才能给药,这就坐失了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