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23-10-18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探讨中医

朱丹溪论杂病之“郁、痰、火”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情志发生异常波动,可以出现郁、痰、火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疾病,也可以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丹溪对杂病的辨证论治,以气血痰郁四因为纲,诚是独树一帜。但是,四者当中,尤其在郁、痰理论上颇有建树。郁久可以化火,痰郁可以化火,所以朱氏强调郁、痰、火是杂病主要致病因素。


1、气机不畅则成郁郁,即气机郁滞不畅,可有情志内郁,痰湿阻滞,或食积瘀血等,影响到气的流通,就可以形成局部或全身的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形成疾病。丹溪论郁,有六郁之称,即气郁、湿郁、热郁、痰郁、血郁、食郁。六者可单独为病,也可相因致病,但总以气郁为主要关键。同时,他又提出“凡郁皆在中焦”,因为中焦脾胃主运化,又能摄血统血,若中焦脾胃病,统摄无权,水饮停滞为痰郁。

另外,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凝。气郁、气滞之证,往往兼见血瘀,气结可致痰生。气郁所致疾病,常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饮食不消等病证。丹溪创立行气解郁的代表方剂就是越鞠丸。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活血祛瘀,以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气郁则湿聚痰生,若气机流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解。
然而,越鞠丸虽曰统治六郁,实则以气郁、火郁为主治重点。若气虚明显加入人参,气痛较甚加木香,郁滞明显加郁金,胀闷较重加厚朴,痞满甚者加枳实,呕恶痰饮加生姜、半夏,火盛则加黄连。

2、津液不行则成痰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多由津液不行,自积成痰。津液的正常运行,全赖气的推动,气血津液一有受阻,即积痰成郁致病。纵观丹溪著述,以痰而论病因病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二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单犯或兼袭人体,都可以引动痰饮相夹为患,从而使证情复杂化。
三是痰与有形之邪胶结为患,痰与饮邪、死血、食积都可凝聚胶结产生多种病证。
四是阴阳气血不足兼痰者临床也不少见,如气虚兼痰、血虚兼痰。这些都是机体正气不足,给痰邪以可乘之机的原因。

至于痰邪为病的治疗方法与处方用药,首先分标本缓急。丹溪说:“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朱氏又认为:“大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批评了治痰不求其本,专事汗法、吐法、下法、温法之弊。明确指出治痰应“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实脾土,燥脾湿”,以杜绝生痰之源。其以二陈汤为治痰基本方。
方中以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能降逆和胃而止呕;以橘红为臣,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痰,即可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为伍,有散有收,相反形成,使祛痰而不伤正;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兼可润肺和中。

朱氏临证又有发挥,他认为“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导达;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痰结核在咽喉中,燥不能出入,用化痰药加减软坚之味”;“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痰在肠胃间者,可下而愈”等等。

3、气之有余则成火朱震亨提出“气有余便是火”的著名论点,精辟得阐明了气机阻逆产生火邪的病理机制。这里所论的火,主要是内火,即所谓“诸火病自内作”。他从刘河间治火理论中,把实火、虚火分开,这是在火证论治方面的又一突出贡献。

(1)实火可泻:泻实火以重责肝木,兼调心火为其特点。木生火,肝木为心火之母,内寄易动之相火。若肝木失和,发为火热,往往累及他脏。因此,丹溪明确指出“有火盛者,当伐肝木。”如肝火刑肺金而灼,以用咳血方,使肝清火泻,肺宁气通;肝火犯胃侮土者,选用左金丸,清泄中寓意温散;肝火助心火而炽则成木火燔炭之势,常用黄连、青黛、龙胆草,热盛者用姜汁送当归龙荟丸下,热更甚者,合以童便。

心为君火,其动每易引发相火,所以丹溪非常重视调降心火,善用山栀、木通、滑石、灯心草等清利小便以调心火。他又指出:“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火急甚重者,必缓之以生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也可;人壮气实,火盛癫狂者,可用正治,或硝黄冰水之类;人虚火盛者,以生姜汤予之,若投冰水正治,立死。”

(2)虚火可补:所谓“虚火”乃气血不足所生之火,丹溪的贡献是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降火法。他认为阴虚与火旺是密切相关的,阴虚必然导致火旺,而火旺又必致阴液更伤,用药上补阴必兼泻火,滋阴与泻火,只是根据证候表现的不同而用药有所侧重。“虚火可补”,丹溪主要针对阴精虚相火旺所致病证,立法要点是补精血、制相火,用药特点补阴必兼泻火,代表方剂,常用药物黄柏、知母等。若阴血虚相火旺者,选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甚者加龟板。

由上述我们可以对朱丹溪在杂病方面的见解有所了解,这些对我们在临证上有所启迪和借鉴。


< 前一个:中医脏腑辨证与临床用药
> 后一个:三阴三阳:六经开阖枢!
Copyright © 2022 中医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12345678  XML地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