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23-10-27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养生 >> 健康养生

“阳过”之后,浑身都没劲?不想二次感染,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听说第一批“阳过”的人已经开始自由的吃喝玩乐了,可是小编为什么不是这么回事,抗原已经转阴两三天了,可是身体还是觉得很累,感觉自己像是好了,但好像又没有“好透”。


看了看周边的同事,像小编这种情况非常多,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经过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后,也是需要修生养息的,那如何“养”,才能让自己更快恢复过来呢?下面这几个要点千万要注意!

日常起居

多休息多睡觉

最近这段时间,咱们先把手里的事情放一放,多睡觉很重要,无论是正在感染的朋友,还是已经进入到恢复阶段的朋友,多睡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恢复体力。
俗话说,“食补不如药补,药补不如觉补”,睡眠才是人最好的补药,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



适当“多睡”,是治病和康复的良方,机体在睡眠中可以合成、释放多种生长激素,促进机体合成能量物质,加速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新陈代谢,从而恢复体力。

................................................................................................

睡觉还是一种补气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气虚问题。

另外,进入到冬天以后,起居养生的关键就是就要多睡眠,养成早睡晚起的习惯,避免刺激性视频、音乐、游戏等对心神的干扰。

好睡小妙招


睡前1小时可捏一捏脊,要注意捏脊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早上起床不要太早,尤其不要过早晨练,避免气血波动剧烈,“与日俱兴”就是差不多太阳出来天亮的时候,起床即可。


日常饮食

按时吃饭,保证充足的营养

生病的时候没有胃口,这恢复了一定得大鱼大肉多给自己补充营养,殊不知你可能越补越差。
我们身体在退烧后,元气尚未复元,就像被水泡过的土墙一般,看似坚固,其实一推就倒,尤其是脾胃功能特别虚弱。
此时如何吃得好更重要,饮食注意荤素搭配,保证摄入优质蛋白质,如蛋、奶、鱼、虾、禽、肉及豆制品。多吃好消化好吸收的食物,三餐要规律,保持稳定的营养输入。
另外,我们还可以吃一些山药来补气,壮脾胃,山药在滋补品中属于较为平和的一类,营养丰富又好消化,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
烹饪方法以蒸、煮和炒为主,少油少盐少糖,避免食用有刺激性和太过油腻的食物。
闲着的时候还可以按一按足三里穴,足三里是人体第一保健要穴,其属于胃经,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位。


「常按足三里穴」



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即可。


防寒保暖

注意防寒,让自己暖起来


身体恢复后,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在室外的时候要多穿点儿,尤其护住脚、头、后背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受寒,我们可以摸摸手心和脚心,这两个地方暖呼呼的,一般就不会很冷。


「泡脚暖身」


睡前还可以通过泡脚来取暖,中医认为,泡脚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泡完脚后身体暖起来,更有利于睡眠。
泡脚水温不宜过烫,水量超过脚踝大概2~3厘米最好,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以身热微热、似要出汗为宜。

另外,还有洗澡的问题,有些人说即便恢复了也不能洗澡,否则容易“复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看家里暖不暖,洗澡可以,但是千万别受凉,洗澡前把取暖设备都打开,洗澡时间要短,洗完后尽快擦干头发,最好还喝杯水,避免身体缺水。

咳嗽问题

缓解咳嗽小方法


除了觉得疲惫无力外,很多朋友在“阳康”之后,还会出现咳嗽不止的问题。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转阴后仍咳嗽,是修复气道的康复过程。根据经验,几乎所有人都在14天内康复。
虽说适度咳嗽更有利于疾病康复,但是止不住的咳真的很影响睡眠。


「缓解咳嗽小方法」


方法一:垫高头部
咳嗽严重时最好不要平躺,这样呼呼吸道分泌物容易积聚,会加重咳嗽。

可以适当的加高头颈和背部高度,例如准备两个枕头,头部枕头横放,背部枕头竖着放,摆成T字型,这样更有利于呼吸通畅、咳嗽排痰。
方法二:川贝梨汤
此方法适用于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敲碎成末),川贝一般药房有卖,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



< 前一个:别抢蒙脱石散了,祖国医学有的是治泻良方!
> 后一个:家中必备!可以“防阳”的中药方!请收藏!
Copyright © 2022 中医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12345678  XML地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