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23-10-22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养生 >> 健康养生

当下疫情控制的普适方——大青龙汤


 111.png


西医治病讲究的是病药机械对应,中医治病则是百病一法。它不管什么病,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调节整体的平衡,恢复整体的管理。因为按照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只要把整体的管理调好了,局部病变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针对病毒引起的感染,中医也是一样,它只需要找出身体的不平衡之处,然后去调平衡就行了。

新冠肺炎患者的的常见表现是发热、无汗、咳嗽、咳痰、乏力、腹泻、头晕、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等等。针对这些症状,有一个经方就非常适合,它就是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来专门用来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处方,有以上症状,按照大青龙汤的处方内容迅速喝下,很快症状就会迎刃而解。
大青龙汤出自著名《伤寒论》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主治风寒感冒,外感风寒,身痛不出汗,脉浮紧等。主要组成:麻黄去节(12g),桂枝(6g),甘草炙(6g),杏仁去皮尖(6g),石膏如鸡子大,2碎(18g),生姜(9g),大枣十二枚,擘(6g)。

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
功能主治:
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2、溢饮。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证治机理: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毛窍闭塞,故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之风寒表实证。表寒证又与烦躁、口渴并见,当系阳盛之体,外受风寒,寒邪较甚,表气闭郁较重,致使阳气内郁而化热,热邪伤津则口渴;热无宣泄之径,扰于胸中则烦,烦甚则躁。正如张秉成所谓:“阳盛之人,外为风寒骤加,则阳气内郁而不伸,故见烦躁不宁之象。”(《成方便读》)此证为风寒束表,里有郁热。法当发汗解表为主,兼清郁热。
现在不少人把当成的疫情仍然视为新冠肺炎,但事实大谬矣!新冠过去一直被视为寒湿疫,而纵观今天是疫情,热象明显,无论是用经方莲花清瘟,还是银翘散,还是众多中医推荐之方,都是寒药为主,热药为辅。寒热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怎么还可以称之为新冠呢?

当下的疫情明显为温病,源于2022年初的春温,而过去的新冠已经在这个时间段消失矣。这一点也可以从《内经》预言中了解到,“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正,地气扰,......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而2022年正为少阳司天之政。
温病为寒热夹杂之病,其主要特征就是表寒里热。皮表毛孔被风寒束缚,导致气机不畅,肺部的热气无法透发,从而雍热过盛。具体表现为体表发烧,怕冷,一派寒象。体内热盛,口渴咽干、咳嗽痰黄或干咳,或者咽喉肿痛,甚者化脓。
对付这种温病,要解里热,必须先解表寒。肺热壅塞,必须通过打开全身毛孔,来让气机流畅,热有出路,才是真正的退热之道。就像房间里闷热之极,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窗户,让热气透发出去。所以他用大队去寒的药,目的就是把束缚着全身毛孔的寒气清掉,从而打开毛孔,把病邪和热气透发出来。如果一味用寒凉之药,体表寒气无法清除。寒主收缩,毛孔必然无法扩张,汗不得解,热无出处,病邪亦无出处。
大青龙汤的方剂设计是这样的:
麻黄——辛温宣肺。用温热药驱散风寒,打开毛孔,打开从肺到毛孔的无数条通道。
桂枝——辛温行阳。调动身体的阳气,即免疫功能,将病邪往体外驱赶。
杏仁——化痰止咳,润肺。
石膏——清肺热。石膏色白,金石药,为清肺金之正药,非一般清热药能及。
炙甘草、红枣、生姜——保护肠胃,增强免疫功能。
千万别小看这几味药,用猛兽命名的中药不多,但这里就已包含青龙——麻黄,白虎——石膏,朱雀——红枣。可想而知此方的威力非凡。
事实上,此方是治疗呼吸系统瘟疫的第一方。只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特征,用之必效:
1、发烧      2、咳嗽    3、痰黄(或干咳)
本人经无数次验证,只要符合以上症状,不管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还是肺炎,甚至无论何种肺炎,用之必效。而且通常一天就可退烧,二天即可痊愈。而单纯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清瘟败毒饮等效果要差很多。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再加上个体体质偏性上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此方进行加减。
如果热象明显,可以加连翘、金银花。

如果咽痛,可以加桔梗。
如果风象明显,可以加霜桑叶,薄荷或蝉蜕。
实践证明,加以上几味药,药效更加宏大。
现在全国出现了大面积感染现象,第一时间发现症状,第一时间进行治疗是低成本控制疫情的关键。而此时大青龙汤就是第一时间用方,凡是有以上症状,可马上服用,有利无弊。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确定普适用方,并总结经验,为我国迅速控制疫情奠定基础。


< 前一个:“黄桃罐头”也能自制!这个小食谱,让您享受美食不怕“糖高”~
> 后一个:学会自我判断: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
Copyright © 2022 中医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12345678  XML地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